更新时间:2019-07-17
项目整体区位及交通
项目位于光明区光明大道与光明大街交汇处(地铁6号线光明中心站),由深圳市钰镌龙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开发,项目总占地约4万㎡,总建面约32万㎡,计容建面约25万㎡,分三期开发,一期主推89-140㎡住宅,二期为住宅,三期为集中缤纷商业和高端办公为主,少量住宅。
【地铁】距离建设中的6号线“光明中心站”较近,未来项目商业部分有望直接接驳该站点,标准的地铁综合体,根据最新的消息,6号线预计将于2020年年中开通运营。
【自驾】项目周边有光明大道、龙大高速及南光高速等,未来龙大高速将拓宽,进行市政化改造,区域内部的很多断头路也在优化当中,交通环境进一步提升。
【公交】项目附近公交站点较多,设置“光明社保分局”、“滨河苑站”和“东周小学站”等。
龙大高速最新进展,2019年4月,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方网站近期发布了《龙大高速市政化改造交通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分三段对龙大高速进行市政化改造,道路主线由目前双向6车道拓宽为双向8车道,其中道路中段5.5公里主线或整体西移并新建两段地下短隧道。未来,龙大高速上或设置货运专用车道以及HOT车道。
(龙大高速方案图)
(龙大高速隧道线示意图)
项目旁边的光明社保分局站,经过的公交线路有325、720、B958及M206等,其中M206可以去到深圳湾口岸。
光明区的重点规划及产业发展
光明区于2018年正式挂牌,是继龙华、坪山两区之后,深圳的第九个行政区。这意味着光明未来在行政事务上将有更高的自主权,随着一系列重量级项目落地,区域发展格局逐渐清晰,公明中心区、光明中心区、光明凤凰城及中大校区周边将会是接下来发展重点。
2018年4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光明区集中布局大科学装置群建设科学城,自此光明科学城的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按照最新的消息,光明科学城位于深圳市西北部,规划范围北起深莞边界,东南至光明区边界,西以龙大高速为界,总面积99平方公里,区位生态环境优越,与香港、中国散裂中子源形成了半小时创新活动圈。
空间结构主要由一心两区及绿环萦绕所构成,包含产业转化区、光明中心区及装置集聚区,其中产业转化区即为之前政府所提到的光明凤凰城片区,是深圳市重点发展区域之一。项目所处的光明中心区,也属于科学城的范畴。
近期,科学城范围内有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分别为光明天安云谷、中大深圳校区保障房、科学城智慧公园及市政综合工程一期。
根据光明中心片区的法定图则可以发现,这一区域多规划住宅、学校和公园等性质的用地,未来将形成光明区一个非常纯粹的居住区域,宜居性较强;目前这块区域旧改规划较为集中,新房供应主要依赖于城市更新改造。
产业发展,光明将打造深圳北部产业中心,发展原有优势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及新能源产业。
同时,努力开拓四大新兴产业:新材料(石墨烯)、人工智能、生物及生命健康和文化创意等。
文化教育方面,政府将把光明区打造成为文化中心,全面构建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及高等教育在内的全方位的教育体系。中大深圳校区建设当中,预计2020年投入使用;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拟选址光明,计划于2019年动工;深圳实验教育集团在光明办学,建设深圳实验光明学校,初中部今年已开始招生。
轨道交通方面,地铁6号线在建中,经过宝安、光明、龙华及福田区域,预计2020年开通;在建6号线支线,计划于2022年开通,连接光明中心区和光明北区;在建地铁13号线一期,计划于2023年开通,可与6号线在“上屋北站”换乘,未来将大大缩短光明到南山的通行时间;另外,还有规划中的地铁18、29号线。
另外,13号线北延线已经开始初勘,预计近期有望开工建设,待该线路开通后,将极大地缓解光明与南山科技园的通勤问题,光明将承接更多地科技园外溢的购房需求。
高(快)速路:南光、龙大高速已于2016年开始免费通行,计划于2019年开始进行市政化改造;作为连接深圳外围几大片区的外环高速正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预计将于2019年底正式开通运营。
光明城高铁站:广深港高铁线路,可直达广州、长沙、武汉等地,已开通通往市内的捷运,可直达香港西九龙站;赣深高铁,其东莞塘厦站至深圳北站正线工程及光明城站工程已开工,预计2021年将正式建成通车。
周边配套解析
①商业配套
项目除了自身配套的集中式商业外,还有多个小型购物场所筹备当中,比如建面约5万㎡星河cococity及建面约3万㎡新地中央商业等。
星河光明cococity已签约多家主力商家,比如金宝贝、汉堡王、超级物种、星河寰宇影城和奈雪的茶等品牌。
项目对面的新地中央广场那片即为老光明镇商业中心。周边有深圳人每到光明必吃的“光明三宝”乳鸽的光明招待所餐厅,光明广场、正力时代广场、康之宝百货等。
②教育配套
项目周边有建设中的东周学校、星河学校,以及正在投入使用当中的光明中学、光明小学。
按照目前的学区划分,项目小学学区位于东周小学的学区范围内,初中学区位于光明中学的学区范围内。
原东周小学未来将改扩建成东周学校,定位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规模54个班,共提供2520个学位(含原东周小学1620个学位)。其中初中部共新增18个班,共900个学位。
与项目一路之隔的星河天地项目改造范围内有规划一所小学——星河学校定位为完全小学,办学规模24个班,提供学位1080个,据最新消息,将会引进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品牌;待几个新学校投入使用后,未来学区可能会有一定变化。
③文娱配套
项目周边的休闲娱乐资源较为丰富,比如翠湖公园、光明办事处羽毛球馆、光明农科园、东周文化公园及华侨城光明小镇等。
深圳科技馆选址历经13年风云变幻,从拟选址深圳湾到大空港,最终落户光明,计划2019年动工建设,位于光明中心区光辉大道与光明大道北段交界处,轨道6号线翠湖站西站(与项目所在站点一站之隔),用地面积约6。6万㎡,建筑面积约10。5万㎡,属于深圳市“新十大文化设施”之一。
华侨城光明小镇是光明区政府与华侨城集团联合打造的“文化+旅游+城镇化”的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总投资300亿元,规划打造“一轴五片区”。作为“一轴”的光明小镇绿道串联起五个片区,目前绿道一期和浮桥、探桥已经竣工。
④医疗资源
项目附近有光明社康及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东院区等常规医疗配套;另外,中山七院也是光明一大重要医疗配套。
2018年4月16日,光明新区管委会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光明新区医疗集团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医院由有60年历史的原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光明新区中心医院两个院区及38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组成。
其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位于光明东北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南面,两期完成后将成为深圳最大的综合型三甲医院,承担深圳地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疑难重症诊治任务,目前一期已在运营中。
医院占地面积23.52万㎡、总床位4000张。其中,一期工程床位800张,2018年5月11日开业。二期工程规划床位3200张,预计2020年投入使用。
(图片来源于光明区政府在线)
⑤旧改规划
项目所在片区旧改分布较为集中,不像区政府附近多数为白地,未来几年的旧改更新主要以旧住宅和旧工业区改造为主,更新方向以居住用途为主,绿地新都会是片区少有的与地铁直接接驳的综合体项目,整体地理位置较为不错,项目建成后,预计会给周边的商业环境注入新的活力。
更新时间:2019-07-19
地块信息
项目于2008年列入深圳市城市更新改造计划,改造面积达到12。34万㎡,改造模式为全面改造。
项目于2013年进行范围调整,列入到2013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第二批计划,拟拆除重建用地面积72993㎡,拟更新方向为居住、商业等功能,公共利益项目等用地不小于30868㎡。
根据2016年发布的项目规划草案,项目各个地块的业态分布如下图所示,其中灰色部分为广场用地,黄色部分为住宅用地,红色部分为商业用地。
项目从2008年列入深圳市城市更新改造计划,到2019年历经了整整11年的时间,经历了几次的停工,如今迎来知名房地产商绿地来操盘,或将迎来不错的开局。项目应该是绿地入驻深圳的第一个项目。
项目整体规划
项目总占地约4万㎡,总建面约32万㎡,计容建面约25万㎡,分三期开发,一期主推89-140㎡住宅,二期为住宅,三期为集中缤纷商业和高端办公为主,少量住宅。
未来商业部分将会与6号线“光明中心站”连廊接驳。
项目正处于主体结构建设当中,出地面多层,目前展示中心已开放。
项目地处光明中心区,光明社保分局就在项目附近,并设有“光明社保分局”公交站。
小结
①优势
1、项目地处正在高速发展的光明区,光明科学城大手笔规划,名校教育资源的引入,未来发展前景较好,随着区域内各项基建工程的落地,居住环境和配套不断完善当中。
2、轨道交通将给区域发展带来重大突破,6号线明年中开通,13号线北延线提上日程,项目作为地铁口综合体,综合竞争力较强。
3、项目周边规划了较多旧改项目,待旧改逐步深入,片区人气、环境及商业配套将进一步提升。
②劣势
1、目前光明拍地、旧改进行中,不少房地产项目运作当中,已进入到新盘的集中爆发期,项目可能会面对不少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对开发商的操盘能力将是较大的挑战。
2、目前区域人气略显不足,各项商业配套还在发展当中,短期来讲,日常生活、购物等略显不便。